拼音 | zhuī jì | 注音 | ㄔㄨㄟˊ ㄐㄧˋ |
首字母 | z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髮髻、髮鬢、髻發、髮髻、髮束 | ||
反義詞 | 光頭、禿頭、光禿 | ||
基本解釋 | 1.亦作"椎結"。 2.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記.貨殖列傳》"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臨邛。"《漢書.李陵傳》"兩人皆胡服椎結。"顏師古注"結讀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或斷髮,或椎髻,露形無服,塗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銀髮椎髻,白鬚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區。 3.漢梁鴻妻孟光"椎髻,著布衣",願與"梁鴻"俱隱◇遂以"椎髻"形容為妻賢良,衣飾簡樸,與夫共志。 |
椎髻又稱“椎結”,意為將頭髮結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國古老的髮式之一。魏學洢《核舟記》亦有關於“椎髻”的記載,曰:“居右者椎髻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