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ēng zhòng | 注音 | ㄨㄥ ㄓㄨㄥˋ |
首字母 | w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傳說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稱為"翁仲"。見《淮南子.泛論訓》高誘注◇遂稱銅像或石像為"翁仲"。 |
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關內,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曰“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除了人像外,還包括動物及瑞獸造型的石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