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í chǐ hū | 注音 | ㄑㄧˊ ㄔˇ ㄏㄨ |
首字母 | qch | 詞性 | 擬聲詞 |
近義詞 | 齊齒呼 | ||
反義詞 | 不齊齒呼 | ||
基本解釋 | 1.等韻學名詞。亦稱"齊齒"。宋元韻圖只分開﹑合兩呼。明梅膺祚《字彙》所附《韻法直圖》增立十呼,始有"齊齒"﹑"齊齒捲舌"等名目。清潘耒刪汰繁複,定為開口﹑齊齒﹑合口﹑撮口四呼。其《類音》雲"舉舌對齒,聲在舌顎之間,謂之齊齒。"但一般仍將"齊齒"歸於"開口",如清李元《音切譜》雲"開口正音俗稱開口音,開口副音俗稱齊齒音。"現稱韻頭或韻腹是i[i]的韻母為齊齒呼。 |
音韻學術語,與開口呼、合口呼、撮口呼合稱為“四呼”。
韻母開頭是i的,或者韻腹是i的韻母屬於齊齒呼。
發音時,上下齒幾乎是對齊的,因此叫齊齒呼。
現代漢語拼音中,有9個韻母屬於齊齒呼,分別是i、ia、ie、iao、iou、ian、in、i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