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聞不如面見
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
seeing is believing
“耳聞不如面見”的成語拼音為: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注音: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ㄇㄧㄢˋ ㄐㄧㄢˋ,詞性: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中性意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基本解釋: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例句:明代·曹雪芹《紅樓夢》:“妙玉也不曾畏佳人,看他有一段好剌頭,又不知道力稍勝便好,便把麝草聞了數寸,偏看他有這個麝草的光景,不合笑而失了規矩,這不是耳聞不如面見。”
拼音 |
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 |
注音 |
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ㄇㄧㄢˋ ㄐㄧㄢˋ |
詞性 |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中性意義 |
英文 |
seeing is believing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
出處 |
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
例句 |
明代·曹雪芹《紅樓夢》:“妙玉也不曾畏佳人,看他有一段好剌頭,又不知道力稍勝便好,便把麝草聞了數寸,偏看他有這個麝草的光景,不合笑而失了規矩,這不是耳聞不如面見。”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