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昭彰
ěr mù zhāo zhāng
universally known
“耳目昭彰”的成語拼音為:ěr mù zhāo zhāng,注音:ㄦˇ ㄇㄨˋ ㄓㄠ ㄓㄤ,詞性:作賓語;指清清楚楚,無法藏匿,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說刑部審問過,見耳目昭彰,料難隱瞞十分為過學士不安,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基本解釋:昭彰:十分明顯,人所共見。眾人已聽到和看到,十分明顯。形容被眾人瞭解得清清楚楚,無法藏匿。,例句:“孔子的思想影響廣泛,他的學說耳目昭彰。”
拼音 |
ěr mù zhāo zhāng |
注音 |
ㄦˇ ㄇㄨˋ ㄓㄠ ㄓㄤ |
詞性 |
作賓語;指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
英文 |
universally known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昭彰:十分明顯,人所共見。眾人已聽到和看到,十分明顯。形容被眾人瞭解得清清楚楚,無法藏匿。 |
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七回:“說刑部審問過,見耳目昭彰,料難隱瞞十分為過學士不安,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 |
例句 |
“孔子的思想影響廣泛,他的學說耳目昭彰。”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