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載干戈
dào zài gān gē
To fight back
“倒載干戈”的成語拼音為:dào zài gān gē,注音:ㄉㄠˇ ㄗㄞˋ ㄍㄢ ㄍㄜ,詞性:作謂語;指停止作戰,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基本解釋:倒:把鋒刃向裡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例句: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軍趙括在戰場上英勇善戰,常常身先士卒,倒載干戈,立下了許多戰功。
拼音 |
dào zài gān gē |
注音 |
ㄉㄠˇ ㄗㄞˋ ㄍㄢ ㄍㄜ |
詞性 |
作謂語;指停止作戰 |
英文 |
To fight back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倒:把鋒刃向裡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出處 |
《禮記·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例句 |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軍趙括在戰場上英勇善戰,常常身先士卒,倒載干戈,立下了許多戰功。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