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
dào dǎ yī pá
make unfounded countercharges
“倒打一耙”的成語拼音為:dào dǎ yī pá,注音:ㄉㄠˋ ㄉㄚˇ ㄧ ㄆㄚˊ,詞性: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基本解釋:《西遊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例句:看來,他們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拼音 |
dào dǎ yī pá |
注音 |
ㄉㄠˋ ㄉㄚˇ ㄧ ㄆㄚˊ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英文 |
make unfounded countercharges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西遊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
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一耙,倒問他!” |
例句 |
看來,他們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而且要倒打一耙。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