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stop clamoring
“掩旗息鼓”的成語拼音為:yǎn qí xī gǔ,注音:ㄧㄢˇ ㄑㄧˊ ㄒㄧ ㄍㄨˇ,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鬥爭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史·流賊傳·張獻忠》:“獻忠因得與山民市鹽芻米酪,收潰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基本解釋:①捲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例句:秦顯家的聽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捲包而去。★《紅樓夢》第六二回
拼音 |
yǎn qí xī gǔ |
注音 |
ㄧㄢˇ ㄑㄧˊ ㄒㄧ ㄍㄨ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鬥爭等 |
英文 |
stop clamoring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①捲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 |
出處 |
《明史·流賊傳·張獻忠》:“獻忠因得與山民市鹽芻米酪,收潰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
例句 |
秦顯家的聽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捲包而去。 ★《紅樓夢》第六二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