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葫蘆
yǎn kǒu hú lú
put one 's hand to one 's mouth to hide one 's laughter
“掩口葫蘆”的成語拼音為:yǎn kǒu hú lú,注音:ㄧ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詞性:作謂語;指暗笑,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基本解釋:捂著嘴笑。,例句:《水滸傳》第六十一回:“我說他就是一個掩口葫蘆,裡頭裝的都是好酒。”
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注音 |
ㄧ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
詞性 |
作謂語;指暗笑 |
英文 |
put one 's hand to one 's mouth to hide one 's laughte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捂著嘴笑。 |
出處 |
《後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
例句 |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我說他就是一個掩口葫蘆,裡頭裝的都是好酒。”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