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胡盧
yǎn kǒu hú lú
Masquerade
“掩口胡盧”的成語拼音為:yǎn kǒu hú lú,注音:ㄧ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詞性:偏正式;作謂語;指暗笑,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幹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基本解釋:胡盧:笑貌。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例句:視成所蓄,~而笑。★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注音 |
ㄧ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指暗笑 |
英文 |
Masquerad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胡盧:笑貌。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
出處 |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幹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
例句 |
視成所蓄,~而笑。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