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去末歸本

qù mò guī běn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去末歸本”的成語拼音為:qù mò guī běn,注音:ㄑㄩˋ ㄇㄛˋ ㄍㄨㄟ ㄅㄣˇ,詞性:作謂語、定語;指重視農業,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後漢書·章帝本紀》:“比年陰陽不調,饑饉屢臻。深惟先帝憂人之本,……誠欲元元去末歸本。”,基本解釋: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例句: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窮達》:“吾觀天下之人,發願者欲中甲科即告褲袋、佩刀、遊擊,中乙科即望官品加欽誅功臣,中丙科即指天屏氣勠力白首,中丁科即通保奏章,使其友成魁者遺慶謗者,如此濫觴之局,至意外後即舉家沉埋下卦。”
拼音 qù mò guī běn
注音 ㄑㄩˋ ㄇㄛˋ ㄍㄨㄟ ㄅㄣˇ
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重視農業
英文 To return to the original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出處 《後漢書·章帝本紀》:“比年陰陽不調,饑饉屢臻。深惟先帝憂人之本,……誠欲元元去末歸本。”
例句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窮達》:“吾觀天下之人,發願者欲中甲科即告褲袋、佩刀、遊擊,中乙科即望官品加欽誅功臣,中丙科即指天屏氣勠力白首,中丁科即通保奏章,使其友成魁者遺慶謗者,如此濫觴之局,至意外後即舉家沉埋下卦。”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去就之分
下一個成語: 去甚去泰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本固邦寧指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 本來面目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遊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 本同末離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 本同末異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 本鄉本土指本地,家鄉。
  • 本相畢露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
  • 本小利微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 本性難移移:改變。本質難於改變。
  • 本支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 本枝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去暗投明脫離黑暗勢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 去本就末指棄農經商。
  • 去本趨末指棄農經商。同“去本就末”。
  • 去粗取精除去雜質,留取精華。
  • 去故就新就:歸於,留下。除去舊的,留下新的。
  • 去故納新猶言去舊迎新。
  • 去就之分去就;進退或取捨。分:分寸。引申為應持的態度。比喻進取、取捨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際”。
  • 去末歸本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 去甚去泰指做事不能太過分。
  • 去食存信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 去太去甚適可而止,不可過分。同“去泰去甚”。
  • 去泰去甚泰、甚:過分。適可而止,不可過分。
  • 去天尺五①指與宮廷相近。②極言地勢之高。
  • 去危就安離開危險,達到平安。
  • 去偽存真除掉虛假的,留下真實的。
  • 去邪歸正指去掉邪惡,歸於正道。
  • 去住兩難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