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去食存信

qù shí cún xìn
Go to eat and save the letter
“去食存信”的成語拼音為:qù shí cún xìn,注音:ㄑㄩˋ ㄕˊ ㄘㄨㄣˊ ㄒㄧㄣˋ,詞性: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曰:‘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基本解釋: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例句:《晉書·王敦傳》中記載了王司徒被任命為荊州牧後,他親自去荊州視察,向群眾表達自己的決心:“往食其存信。”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會按照諾言去實施自己的政策,為百姓謀福利。
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
注音 ㄑㄩˋ ㄕˊ ㄘㄨㄣˊ ㄒㄧㄣˋ
詞性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英文 Go to eat and save the letter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曰:‘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例句 《晉書·王敦傳》中記載了王司徒被任命為荊州牧後,他親自去荊州視察,向群眾表達自己的決心:“往食其存信。”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會按照諾言去實施自己的政策,為百姓謀福利。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去甚去泰
下一個成語: 去太去甚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信口開合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信筆塗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意書寫;塗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塗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
  • 信步而行信:隨意。無目的地隨意行走。
  •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愛好。相信並愛好古代的東西。
  • 信而有徵信:確實;徵:徵驗,證據。可靠而且有證據。
  • 信而有證真實而有根據。
  • 信及豚魚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於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信口雌黃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塗抹後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 信口胡言隨口亂說。指毫無根據、不負責任地瞎說。
  • 信口開呵比喻隨口亂說一氣。同“信口開合”。
  • 信口開喝比喻隨口亂說一氣。同“信口開合”。
  • 信口開河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信馬由韁信、由:聽任。騎著馬無目的地閒逛。比喻隨便走走。也比喻無主見,隨外力而轉移。
  • 信賞必罰信:真實不欺。有功勞的一定獎賞,有罪過的一定懲罰。形容賞罰嚴明。
  • 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 信手拈來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麼思考。
  • 信守不渝堅守信用不變。
  • 信言不美信:真實。美:美妙,漂亮。真實的話未經加工,所以不美妙動聽。
  • 信以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當作真的。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去暗投明脫離黑暗勢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 去本就末指棄農經商。
  • 去本趨末指棄農經商。同“去本就末”。
  • 去粗取精除去雜質,留取精華。
  • 去故就新就:歸於,留下。除去舊的,留下新的。
  • 去故納新猶言去舊迎新。
  • 去就之分去就;進退或取捨。分:分寸。引申為應持的態度。比喻進取、取捨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際”。
  • 去末歸本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為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為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 去甚去泰指做事不能太過分。
  • 去食存信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 去太去甚適可而止,不可過分。同“去泰去甚”。
  • 去泰去甚泰、甚:過分。適可而止,不可過分。
  • 去天尺五①指與宮廷相近。②極言地勢之高。
  • 去危就安離開危險,達到平安。
  • 去偽存真除掉虛假的,留下真實的。
  • 去邪歸正指去掉邪惡,歸於正道。
  • 去住兩難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