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have the order reversed
“本末倒置”的成語拼音為:běn mò dào zhì,注音: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詞性: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弄錯了事物的輕重主次,年代:古代成語,出處: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基本解釋: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例句: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注音 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
詞性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弄錯了事物的輕重主次
英文 have the order reversed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 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例句 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批評你還不願意?亂彈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本來面目
下一個成語: 本末源流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置若罔聞置:放,擺;若:好象。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 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 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置之不顧置:放著;之:代詞;顧:照管。放在那兒不管。
  • 置之不理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 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 置之高閣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置之腦後放在一邊不再想起。
  • 置之死地有意使人處於無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置之死地而後快快:痛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 置之死地而後生原指作戰把軍隊佈置在無法退卻、只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
  • 置諸高閣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置錐之地插錐尖的一點地方。形容極小的一塊地方。也指極小的安身之處。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本固邦寧指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 本來面目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後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遊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 本同末離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 本同末異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 本鄉本土指本地,家鄉。
  • 本相畢露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
  • 本小利微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 本性難移移:改變。本質難於改變。
  • 本支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 本枝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