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濡耳染
mù rǔ ěr rǎn
To 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sees and hears
“目濡耳染”的成語拼音為:mù rǔ ěr rǎn,注音:ㄇㄨˋ ㄖㄨˊ ㄦˇ ㄖㄢˇ,詞性:動賓短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基本解釋:濡:沾溼;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例句: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戲子被盜梳妝盒,問鄰舍家有可鑑物,假借一些,又復使去還。彼此目濡耳染,事準被纏。”
拼音 |
mù rǔ ěr rǎn |
注音 |
ㄇㄨˋ ㄖㄨˊ ㄦˇ ㄖㄢˇ |
詞性 |
動賓短語 |
英文 |
To 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sees and hea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濡:沾溼;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出處 |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
例句 |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戲子被盜梳妝盒,問鄰舍家有可鑑物,假借一些,又復使去還。彼此目濡耳染,事準被纏。”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