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苟視
mù bù gǒu shì
be entirely absorbed
“目不苟視”的成語拼音為:mù bù gǒu shì,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ㄍㄡˇ ㄕˋ,詞性:作謂語、狀語;指為人正派,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李贄《卓吾論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長七尺,目不苟視。”,基本解釋: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例句: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紙窗泛月白,涼煙淡竹青。工夫早與人相似,目不苟視耳不聾。”
拼音 |
mù bù gǒu shì |
注音 |
ㄇㄨˋ ㄅㄨˋ ㄍㄡˇ ㄕˋ |
詞性 |
作謂語、狀語;指為人正派 |
英文 |
be entirely absorbe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
出處 |
明·李贄《卓吾論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長七尺,目不苟視。”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紙窗泛月白,涼煙淡竹青。工夫早與人相似,目不苟視耳不聾。”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