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流水潺潺,一柄長劍划向天際,仰天長嘯,瞬間,鮮血染紅了烏江,映照了半邊天空。堂堂一代西楚霸王,從此魂斷烏江,留下了歷史,留下了遺憾,留下了悲壯,也留給了後人無限的遐想……
曾經,易安站在烏江邊由衷感嘆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的,我與李清照有著近乎相同的感受。回首千古歷史,細數風流人物,我最喜歡的便是這位曾威懾四方的霸王。
“西楚霸王”,無疑是對他最適合的稱謂,他豪氣沖天,桀驁不羈,他領導起義軍,伐無道,誅暴秦,風靡戰場,破釜沉舟。好個威風凜凜的霸王,戰場上留下了他的英姿颯爽,烏騅見證了他光輝的歷史。
然而他表面粗放,心中卻有滿腔柔情。深秋夜晚,四面楚歌,燈火在帳篷上閃閃爍爍,帳內傳來雄厚悲壯的歌聲“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若何”,唱得好無奈,唱得好心碎。劍光一閃,美人自刎在他懷裡,剩下得便是柔腸寸斷的吼聲和情義綿綿的啜泣聲,“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回只為一個虞姬。好個多情的項羽,歷史為他悲泣,後人為他流淚。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千年前的“鴻門宴”上,范增為他佈置好了一切,他本可以輕而易舉殺了劉邦,然而不顧范增再三勸諫,縱然放虎歸山,後人都說他不聽勸諫,剛愎自用,雖然如此,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事實,項羽不屑陰謀詭計,他雖然驕橫自滿,渾身霸氣,卻也爭強好勝,行事光明磊落。如果換作劉邦,他一定毫不猶豫地殺了項羽,所以成功的是劉邦。項羽他沒有政治遠見,卻有一身正氣,也許他不適合當一個好君主,但他一定會作個義薄雲天的俠士。當他放走劉邦的那一刻,便註定了他的失敗。終於,他失敗了,敗得悲壯,敗得光明磊落,好個英雄男兒項王。
烏江不是盡頭,而他的生命卻永遠停留在烏江。烏江真是慶幸,留下了一幕幕悲壯,留下了一聲聲稱讚,留下了一縷縷遐想。烏江因有霸王而美麗,霸王因有烏江而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