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延安讀後感

2024-02-07 7 [ 讀後感 ]

【篇一:《保衛延安》讀後感】

《保衛延安》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是一部只屬於中國的紅色經典。小說描寫了彭德懷將軍,描寫了指戰員中不少奮不顧身的英雄人物。這是一部描寫我國人民解放的有力作品。這本書成功地寫出了人民如何戰成敵人的生動。

1947年三月初,國民黨反動派以數十萬兵力對延安發動了瘋狂的進攻。狼煙四起,戰火紛飛,橫刀立馬的將士們,一個個倒下,又一排排站起來。在滿滿紅日冉冉升起之際,西北之戰取得了成功。

從書中,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心目中的英雄—彭德懷將軍。他是一個偉大的共產黨員,是中國人民的好公僕,也是毛澤東作戰始終患難的親密戰友之一,長期的革命鬥爭讓他富有中國勞動人民傳統的優良品性,他樸質,真誠,正直,嚴肅,卻有慈愛,具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以這樣的精神矢志不渝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服務,堅定不移的為中國解放,統一之路而奮鬥。彭德懷將軍說到做到,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承諾。他的革命精神將在人們心中永駐,被後世發揚光大。

環顧我們現代富足而繽紛多彩的生活,感受社會的美麗和諧,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數人民英雄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與他們相比,現在還揹著書包,顯得那麼稚嫩的我們是如此渺小,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每天無所事事,享受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呢?更不能因為某些困難就放棄我們的身份,我們的義務,我們的責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書中的周大勇連長,李誠,衛毅都是偉大的人民英雄,還有馬全有,李江國等戰士,他們都令人欽佩。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對解放軍戰士和指戰員的種種精神深深敬佩,還感受到了我軍的無限智慧。無論是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還是人民解放軍,都有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和戰略轉移的巧妙做法,《保衛》就表現了這種智慧。正因這種智慧,才使我軍一步步地發展壯大,最終取得了勝利。如果沒有它,紅軍主力可能已經在湘西全軍覆沒,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了。

【篇二:讀《保衛延安》有感】

讀完最後一頁,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合上了《保衛延安》。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九四七年三月開初,胡宗南指揮著二三十萬國民黨軍大舉進攻延安並意圖佔領延安,而我延安軍則乾脆將計就計,讓敵人暫時佔領延安,使敵人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半年後,敵人被“沉重的包袱”壓垮了——人民戰士們從鬍匪的手中奪回了延安。

書中的第一章節所描寫的戰士們的艱苦令我大吃一驚:戰士們在呂梁山上趕路,當時正事大雪封山之時,戰士們又在頂著風前進。讀到這兒,我彷彿看見了戰士們頂著比刀子還鋒利的寒風前進;我彷彿看見了戰士們的衣服都被凍硬了;彷彿聽見了寒風在呼嘯……

書中還寫了戰士們經常吃不飽,飢一頓飽一頓是家常便飯,對戰士們來講,沒對飯能吃上一小碗馬肉,外加一碗白米飯就很好了。雖然戰士們總是吃不飽,但是戰士們從不挑食。說到這兒,我很慚愧,因為我總是挑食——魚、蝦、蟹或海鮮類食物我從不吃一口;苦瓜、辣椒、八角等刺激性味道十分大的食物我更是從來都不吃一口;吃葷菜的時候,我會把肥肉跳出來,只吃瘦肉。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中國科技發達的今天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的。今後,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報效祖國!

【篇三:《保衛延安》讀後感作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已經迎來了建黨90週年。想一想是誰救中國於水火之中?是誰使中國迎來了國富民強的時代?是誰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當然是黨!既是建黨90週年,我便閱讀了《保衛延安》,一睹當年偉大共產黨的英雄風采。

《保衛延安》是現代作家杜鵬程所寫,它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被譽為“英雄史詩”、當代戰爭文學的開山作和里程碑。它以宏大的規模、磅礴的氣勢,出色地反映瞭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延安保衛戰,描繪出一幅真實、壯麗的人民戰爭的歷史畫卷。文中,作者以高昂的筆調、遒勁的筆力,刻畫了一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們之中有卓越領導人彭德懷總司令,有馳聘沙場的高、中級將領陳允興、李誠、趙勁、衛毅,有叱吒風雲的基層指揮員王老虎、周大勇,還有根據地革命老英雄李振德。他們具有共同的階級資本,卻又有各自獨特的個性。

周大勇是小說的主人公,他是我國當代文學中比較成功的人民戰士英雄形象之一。周大勇在保衛延安的幾大戰役中,從一個勇敢、頑固但不成熟的連級幹部,成長為一位思想成熟的營級指揮員。榆林掩護部隊撤退是因為周大勇剛毅、勇猛,指揮時冷靜果斷,時刻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黨與人民軍隊的威望,才成為一位頗具領導才能的指揮員。

我讀著讀著,彷彿身臨其境,和陳旅長、楊政委、趙團長、李政委等人站在一起眺望北方:北方,萬里長城上空突然颳起了強大的風暴,打起了閃電,發出轟響。風暴夾著雷霆,以猛不可擋的氣勢,捲過森林,捲過延安周圍的山崗,捲過中華民族的黃河流域,向遠方奔騰而去……

《保衛延安》歌頌了廣大軍民赴湯蹈火、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再現了壯烈的延安保衛戰,使我感受到人民戰爭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巨大威力。

解放以前,還有許多烈士為了革命,為了人民而犧牲,以無上的心得譜寫出一首感人至深的黨的讚歌:年僅15歲的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下,面不改色心不跳;董存瑞手託炸藥包在敵人的碉堡下拉響了導火線;黃繼光面對敵人噴火的機槍口,英勇的撲了上去……

當今的中國迎來了國富民強的一刻,可若是沒有了幾十年前黨的奮勇作戰,怎麼會有今天燦爛輝煌的新中國呢?《保衛延安》使我瞭解了當時延安保衛戰共產黨英勇無敵,使我心中有一個聲音在吶喊:共產黨,你永遠在我心中!

【篇四:讀《保衛延安》有感】

在建黨九十週年之際,我讀了《保衛延安》這本書,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這本書對我們瞭解革命歷史的過去和今天的工作以及學習有很重要意義。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很受鼓舞,受到了深刻的感化和教育。當我輕輕掩起書本的最後一頁,我的思緒還徘徊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我的腦海不由地迴盪著: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我想:一個人必須要有思想,有社會責任感,我們一直思考和體驗,原來人生的意義根本不在於當時選擇是對事錯,不在於今後的影響是順利還是困難,然而做出選擇之後,敢於面對自己的人生,敢於去體驗其中的酸甜苦辣,敢於去接受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和困難。因為充滿挑戰的人生才是對我們有有意義的。

歲月悠悠,穿越歷史的時空,我彷彿看到了當時:陣陣淒厲的寒風夾雜著雨雪呼嘯而過,黑暗的雲朵下波濤洶湧的大海里那無情的波浪狠狠地拍打著海岸,山頭上,山溝裡,一溜一行的戰士,順著比刀子還利的大風前進。灰棉軍衣都凍得直溜溜的。這時人民解放軍的一個縱隊,面對艱苦的作戰地點,他們,像各戰場的人民戰士一樣,每日每夜地奮戰,臥下去,爬上來,他們就這樣行進著。由於條件差,游擊隊一般只在晚上襲擊敵人,到了戰爭後期,白天也敢打擊敵人。在每一次戰鬥中俘虜百十個敵人,成了家常便飯。多麼令人震撼和敬佩啊!

……這就是西北戰場——我軍正規部隊與千倍於我軍的敵人的浴血奮戰,我軍主力縱隊的一個連正參加的青化砭、蟠龍鎮、榆林、沙家店等戰役,一年,我軍就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靠的是什麼,就是軍民團結如一家,就是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就是一種捨身忘己的精神,就是一批又一批的愛國之士——

如主人公周大勇,他用博大的胸懷勇敢地抗擊風雨,毫不畏懼地迎接挑戰。因此,當週大勇聽到黨中央撤離延安,看到陝北的群眾倒在血泊之中,“慘烈的痛苦和憤怒煎熬著他的心”

【篇十一:《保衛延安》讀後感】

讀過《保衛延安》這本書,我被作品中那宏大的規模和磅礴的氣勢征服了。

《保衛延安》是描寫解放戰爭時期的長篇小說。延安保衛戰時人民解放戰爭中的一次著名戰役,作者圍繞著西北戰場上,我軍於千倍與我們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浴血奮戰的大背景,以我軍主力縱隊的一個連所參加的青化砭,蟠龍鎮,榆林,沙家店等戰役為主線,對這次戰役做出了正面的展示。作品之所以激動人心,是因為踏的真實,有氣勢。作者用一個連的英勇殺敵,視死如歸,反映了我全體解放軍戰士的那種視死解放全國的英雄氣概。

讀完作品,我最先想到的是作者不諱掩飾當時嚴峻的鬥爭形勢,不迴避敵強我弱形勢下戰爭的空前殘酷和激烈,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真實地反映了戰爭,是多麼崇高的創作精神啊!這部長篇小說還深刻地揭示了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在於,黨中央、毛主席對整個戰局的正確分析和英明決策,彭德懷司令員的正確部署和指揮,以及我軍將士和人民群眾奮勇殺敵,與敵人浴血奮戰英雄主義精神。在作者的筆下,一部氣勢恢宏,語言明白精煉,樸實生動,貼近群眾的《保衛延安》打動了當時的中國,國人為之振奮,為之鼓舞。

作為一名《保衛延安》的讀者,在感受過延安保衛戰的真實之後,我體會頗多,比起解放軍戰士毫無怨言的獻身於革命,我們還有什麼道理去抱怨我們的生活。我受到了鼓舞!

【篇十二:讀《保衛延安》有感】

暑假期間,媽媽給我一本《保衛延安》,我得知這是一本中國軍事文學著作,不禁欣喜若狂。

《保衛延安》是描寫解放戰爭時期的長篇小說。作品生動的塑造了我心目的英雄————彭德懷將軍,他是一位偉大的共產黨員,也是毛主席始終共患難同甘苦的親密戰友之一,是對毛主席的戰略思想最忠實,同時又能創造性的運動實際指揮的高階將領之一。還有陳允興、李誠、趙勁、衛毅這樣有勇有謀的軍官,有周大勇、王老虎這樣的叱吒風雲的基層指揮員,有普通的戰士、炊事員,還有李振德這樣的根據地的革命老英雄等等,這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性格。可以使作品有血有肉,富於感情。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1947年三月初,國民黨反動派以數十萬兵力對我延安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我人民解放軍和陝甘守邊區人民在毛主席親自領導下,從防禦轉入進攻,並在沙家店等有名戰役中殲滅數倍於我軍的敵人,取得了當時西北戰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輝煌勝利。但是,取得勝利是要付出代價的,有許多革命戰士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書中第六章第五節中,陳興允旅長曾經這樣地描述過我們的戰士們:

我們的戰士,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青春、血汗,都交給了人民事業。他們即使去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積極自動毫無怨言。一個人,望著他們就不知道什麼叫艱難畏懼。一個人比比他們,就覺得自己貢獻太少,就覺得自己站在任何崗位上都不應該有什麼不滿意。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受感動,我們的國富強盛,國家的美好都是那些革命戰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