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青春年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難以開啟的門。迷茫,彷徨塵封著我們花樣的青春。但幸運的是還有歷史的真諦能夠讓我們慢慢領悟…
題記
蕭瑟的秋天,風吹起了香樟的葉片。麥香裡,葉帶著樹的牽掛紛飛著,散落了一地的芬芳。突破空間的約束,翱翔於歷史的長空。有“壯心欲填海,苦膽猶為天”的信念;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有“寧渴死以流亡兮,餘不忍以此態兮”的堅守;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
歷史告訴我,生命中總會有無法承受的痛,眼淚無法改變什麼,有時候勇敢的放手也是另一種擁有!
那年,我十六歲。十六歲的我一直以來都太執著於自己,像一隻高傲的風箏。以為只有飛的高了,便離成功近了,從來只記得站在高處的快感,卻忘了風箏的翱翔終究不能沒有線的牽引。最後,線斷了,高高的風箏毅然跌落下來。那種刻骨銘心的疼痛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淚眼中,有個人向我走來,漸近漸晰。。
看著我低落的淚滴,他笑了。他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曾經,他懷著醫學救國的夢想赴日求學,認為醫治人民軀體的創傷便可拯救國家。可是,當他看見麻木愚昧的國人閒看自己同胞被槍斃時,他心痛了,近乎絕望般的痛和憤慨。那時的他才發現,原來人民最需要醫治的是心靈而並非軀體。沒有靈魂的軀體不過是行屍走肉。他沒有猶豫,沒有後悔。從此,棄醫從文的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也盪滌著千千萬萬的心靈。面對黑暗,他沒有畏懼,沒有眼淚。有的是信念,有的是勇敢,有的是堅毅。風風雨雨都接受!在那充滿黑暗腐朽的舊社會中,他不恐慌,不逃避,放棄了醫學,只是為了更直接的去尋找光明。最終,他將夢想化作愛國的力量。一路走來,他放棄過,更擁有過。看,他走了,他也笑了,那是看到光明後的欣慰。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蹟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告訴我,毛毛蟲只有在歷經痛苦艱難的蛻變之後才會成為美麗的蝴蝶。成長的過程我們要不屈不撓,頑強堅定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
我不是個優秀的孩子,相比起其他同齡人,我更顯的自卑和怯懦。卑微的我從不曾被老師注意,更是被同學遺忘的某一個。常常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看著窗外,看小草在風中搖曳,看蝴蝶在花間飛舞,那樣的世界平淡安靜,但卻經不起波瀾。
直到有一天,一首歌在耳邊輕輕吟唱。媽媽告訴我嗎,它叫《春天的故事》。蔚藍色的大海,微風拂過臉龐。終於,光明驅走了黑暗,民主取代了專制。漸漸地,深圳成了“一夜崛起之城”,浦東開發區發展為國際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嫦娥”飛天不再只是神話,北京奧運申辦成功,…。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證明著歷史的魅力和求索實踐的偉大年的2月19日,一代歷史偉人鄧小平乘鶴西去。而他說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永遠留在了我們心裡。
窗外,墨藍色的夜幕是星星的殿堂。流星悄然滑落於天際,在歷史的長空中留下了永恆的美麗。
那一刻,我懂了。
作為一名中學生,作為中國少年。或許我無法作出《吶喊》,沒有偉人的智慧,也無法像流星那樣璀璨。但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星,它或許無名,但我們卻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使它閃光。
青春年少,我們的成長有淚也有笑,不管歷經多少挫折失敗,掙扎迷茫,歷史都不會被遺忘,它存活於我們心中。一路走來,歷史告訴我:陽光總在風雨後!作為中國少年,我有責任,有義務去勇敢,去堅定!
炎炎夏日,我逆著風向前。懷抱著風風雨雨都接受的凌雲壯志,銘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風,吹動了耳邊的那撮碎髮。
奔跑吧,我的青春!讓我們用內心的澎湃和實際行動大聲喊出我們的青春誓言:“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