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想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想似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想觸控到頭頂的那片絢麗雲彩。所以,我要想飛,要想飛得更高!
題記
每當我看到風箏在空中飛翔時,我有點兒羨慕,但又有點兒哀傷。我羨慕它,是因為它可以在藍天媽媽的懷抱裡飛翔;為它感到悲哀,是因為它雖然飛翔在天空,但與我們人類相比,它並不自由。它只可以在狹小的區域內徘徊地飛,“腳上”還被繩子束縛著。我由風箏想到了自己,雖然自己有時煩惱也有很多,但是總會有辦法解決。在一天的生活中,我們自由的時間總是比束縛著的多,笑聲也總比哭聲多。所以,我想要飛,想要飛得更高,想要突破現在的成績,也想要突破現在的自己。
古人說得好:“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一對聯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項羽那種拼搏到底、義無反顧的決心,也要有越王勾踐那樣刻苦自勵、發憤圖強的毅力。這樣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中華青少年學習的!
但是,也有些人害怕飛得高,會摔得很慘。那麼,這樣的人就永遠也不可能獲得成功。因為成功總屬於那些具有堅定毅力、遇到困難總是堅持不懈、不怕吃苦、不怕失敗、不退縮、不逃避、不輕言放棄和對困難不輕易妥協的人。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成功的人,必定經歷過大風大浪。是挫折帶領他成長;是挫折使他變得更堅強、更勇敢;更是挫折教會了他“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深刻道理,才會讓它“飛”得如此的高!
在一棵梧桐樹上有一個精美的鳥巢。有一天,一隻可愛的小鳥出世了,小鳥鑽在鳥媽媽的懷裡,享受著媽媽給它的溫暖。小鳥一天天的長大了,雪白的羽毛,紅紅的小嘴和小腳,美麗極了。它整天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越長越好看,越長越可愛了。鳥媽媽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白仔。
白仔一天天長大了,有一天,鳥媽媽對它說“寶貝,你長大了,媽媽也老了,以後萬一媽媽走了,你該怎麼辦呀?”白仔眼睛裡閃滿淚花,可憐地說:“不會的,媽媽不會離開我的,媽媽要永遠陪著白仔,永遠永遠。”鳥媽媽聽了,用手輕輕的撫摸著白仔的頭,說:“所以,白仔要聽話,要學會飛行,好讓藍天媽媽代我來照顧你。”白仔點點頭。
第二天一早,鳥媽媽就帶白仔來到一片空曠的草地上,對它說:“現在我們就來練習一下怎樣飛吧。首先,展開翅膀,放鬆,翅膀使勁上下搖動,然後,用身體控制方向,這樣就可以飛了。”哦,這麼簡單啊,看我的。白仔按照鳥媽媽說的做了起來,可是卻怎麼也飛不起來。多次以後,白仔對學飛失去了信心。鳥媽媽看到了,忙走過來,耐心地對白仔說:“孩子,別灰心,多次的失敗只會磨練你的意志,對你來說是一件好事。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加油,我看好你呦!”鳥媽媽說完,白仔便繼續學了起來,經過20多次的失敗之後,白仔終於飛了起來。它歡呼著,高呼著:“我白仔終於做到了,我終於學會飛了。”鳥媽媽也為之感到自豪。
對,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經歷失敗,經歷挫折,才能磨練意志,才能堅強,成功。
挫折就像是一座大山,想要看到大海,就得先翻過它;挫折就像是一片荒漠,想要見到綠洲,就得走出它;挫折還是一道海峽,想要看到大陸,就得遊過它。所以,無論在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上都是這樣,你想要得到它就得付出些什麼。
白仔學飛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知道:無論做什麼事,信心和毅力是最重要的,需要將它們結合在一起,那麼,它們將會擦出最完美的火花。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勇敢堅強的人,另一種是膽小懦弱的人。
勇敢堅強的人總是把經歷的挫折看做是通往成功大門的樓梯;膽小懦弱的人則總是把它看做是阻礙自己前進的絆腳石,認為這是天意,是老天不想讓他成功,所以就放棄了,成功的大門也就為此關閉了。
所以我要勇敢、要堅強!因為我要飛,我要飛得更高,就像老鷹一樣展翅高飛。我要讓我的羽翼經歷到更多風霜雨雪的考驗和磨礪;我要我的羽翼感受到更多太陽光輝的普照;我要不斷地煽動我的翅膀,我要做一隻翱翔於天際的成功之鳥,我要讓天空永遠為我放出絢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