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計》
我在中央二頻道收看了《變形計》,短片真實地記錄了兩個截然不同環境、不同命運的少年互換角色,各自體驗對方的生活。
短片的主人公是深圳公子哥易虎臣與鄉村追夢少年吳宗宏。大城市公子哥易虎臣,他的叛逆讓父母心痛,在學校經常和同學打架,開玩笑不看場合,上課當老師是空氣,讓老師束手無策,因此被評為班上最不受歡迎的人。13歲的他已經有了十幾部手機,是半個手機專家,談論起手機來一點也不亞於手機推銷員。這次他為了和逃課7天答應爸爸參加《變形計》。山村的追夢少年吳宗宏,是一個責任心很強、愛學習、尊敬老師、有夢想的孩子。為了渴望已久的大城市,他參加了《變形記》。
易虎臣來到山村後小學受到了全校23名學生和老師的歡迎。他大吃一驚,這裡的條件比他想象的還要差!在大山裡的學校,骯髒不堪,兩間簡陋的平房,就算是學校了;一根竹子擦在那兒,就算是旗杆了;幾張破桌椅,一塊破黑板,就算是教室了;才倆間房,幾張床幾張爛草蓆,幾床破棉被,就算是宿舍了;半夜睡覺還經常有蟑螂出沒,老鼠上床、凌晨還要上山採松脂……。.更主要的是,這兒連牙膏、牙刷、洗髮水都沒有,一日三餐都吃洋瓜,真讓人無法相信這個平日裡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公子哥如何忍受每天吃洋瓜拌飯的。從來不會做事的孩子親自為生病的小黑煮粥,還自稱裡面有愛的味道。從來不會關心別人卻為母親生病而擔心,從不懂寬容忍讓變成大度寬容。其中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情節:公子哥易虎臣幫助小黑找到了六年前誤傷別人被關在西雙版納監獄的父親,見到父子倆終於團聚,當小黑和爸爸相擁痛哭時,這位城市公子哥也流下了眼淚。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自己以前對父母的不屑,十分後悔。這七天的山村生活讓易虎臣明白了很多,山村孩子的熱情讓他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友誼和溫暖,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艱難,他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是嚐到了人生中最美味的東西——愛。在山區的七天,易虎臣處處體現出他的可愛:教孩子們唱歌,給孩子們上課……。曾經最不受歡迎的公子哥,因為這些山村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吳宗宏,終於來到了他做夢都想來到的大城市。他得到了新學校3000多名師生的尊重與歡迎;他得到了猶如親生父母的關愛。在這七天裡,吳宗宏做的兩件事讓我很感動:一、易媽媽偶感風寒,拉起了肚子,吳宗宏親手熬了一碗粥,送給了在醫院的“母親”,並一口一口地餵給易母吃;二、易家母女倆過生日,他勤工儉學,用自己打工賺來的錢給新媽媽與妹妹獻上了禮物。由於吳宗宏的到來。學校組織了一次捐款活動,總計捐了10萬元錢給山村小學,政府也重新改造了學校,使山裡的孩子過上了好日子,有了新教室,有了新房間,有床鋪,有書包,有書本,而且還能吃上肉了。
這個節目,對我感觸很深。山區的孩子每天上學要走五個小時的山路,但是,他們為了走出大山,為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從沒有想過要放棄,求學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條件跟山區的孩子比好很多。我媽媽總說我生在福中不知福,是啊!我們在享受爸爸媽媽給予的幸福生活時,根本沒有想到過父母賺錢的不易,也沒有想到過父母為我們的成長所付出的辛勞 。看了《變形計》讓我懂得了好多,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