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地球母親在呻吟

2024-02-06 5 [ 說明文 ]

誰不希望頭頂的天空湛藍如鏡,誰不希望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誰不希望身邊的湖水清澈明淨,誰不希望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

是啊,誰不希望能有如此天然的畫面呢?但現在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使我們的家園遭到了嚴重的威脅,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在執迷不悟的破壞著環境,這種狀況實在令人擔憂。

年,愛因斯坦給後人留下了這麼一段話“我們的時代富於創造思想,我們的科學本也可以讓我們生活愉快,但人類出於各自自身利益的盲目生產和分配,是我們必須擔心人類週期性的互相殺戮……”這段文字被裝入一個叫做“時間炸彈”的特殊鋼本中,警示後人。

這裡,愛因斯坦敏銳的發現了人類在七情六慾之外的更大的慾望,那就是殺欲。是的,比如為了生存,人就會殺死動物充飢;比如身受攻擊,人就會殺死對方以求自保。但是,當人類歷史推進到基本上衣食無憂的21世紀是,人卻依然沒有改變這最為可怕的惡習。相反,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問題以更嚴峻的劣勢殘酷的擺在我們的面前。

記得小學的時候。老師教了個“鳥語花香”四個字,我被這成語迷醉於一個美好的意境:在明媚的春光下,鳥兒鬧枝,喳喳歡叫著梳理羽翅;花兒怒放,悠悠飄香,使人心迷。但隨著歲月流,我又冷落了這個詞,因為在現實裡,我越來越少見那和諧的溫馨的自然美,耳聞目睹的倒是揹著鳥槍,駕駛摩托車的“閒人”;是鳥類棲息處大批林木被毀的新聞;是伊拉克破壞科威特的油管,造成石油橫溢,成千上萬只海鷗死於淺灘的慘景;是公款吃喝者、有錢大腕宰殺珍禽的醜聞;是化肥、農藥和工業“三廢”汙染環境,導致飛鳥絕跡、花木凋零的結果。

上訴的兩種環境完全成為對比,那你想要哪種呢?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衣,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道說,從1990年到2005年,全國紡織品產量從4000萬噸升到了6000萬噸。衣服便宜了,消費者穿幾次就丟掉。但便宜的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製成,它們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這一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溫室氣體遠遠超過天然織物。而且,這些人造材料難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們應該節約,儘量少買和的、丟棄衣服。

食,餐桌上的肉類原來是碳密集型產品!人們每生產1公斤肉類,就會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不吃肉、少吃肉成了環保分子的呼聲。我們可以多吃素食,食素的理由很多:健康、瘦身、動物環保、宗教信仰……現在又多了一條:拯救。

住,在“住”的領域要減少碳排放,不反,包括房屋設計,房屋裡的各種裝置也同樣重要。例如冬季時將空調溫度調低2度,夏季溫度調高2度,每年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

行,在歐洲,交通對能源消耗佔到整體能源消耗量的20%至30%。減少出行帶來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交通選擇公共交通。美國公共交通聯合會稱,公共交通每年節省近53億昇天然氣,這意味著能減少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們一起拯救地球吧!相信:春天,會有“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天街小雨潤如酥”;夏天,會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會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冬天,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時間的流逝在這一刻滑下定點,這是生存與毀滅的定點。災難的降臨,地球沒有把我們拋棄,可是我們的行為深深的傷害了地球母親。大家快聽啊!地球穆青在痛苦的呻吟,她在傷心的流淚……

我們怎麼可能視而不管?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地球啊,母親
下一篇: 十二個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