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詞:命運
育才一小小葉榕文學社
六五班 何天怡 輔導老師:王誠建
命運,這個詞,古今中外,都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它意味著生老病死;它蘊含著天道輪迴;它代表著萬物法則。萬物生生滅滅,似乎都難逃它的魔爪。於是,在凡人面前,它永遠是不可抗拒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類,作為生物,縱然有再高的智慧,也逃不出命運的漩渦。因為天災人禍,都是難以避免的。而凡人總認為:除非有天相助,否則“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但是,面對“命運”,我們真的是隻能屈服嗎?
那只是凡人眼中。對一代偉人來說,,並非結局!所謂“命運之輪”,也可以倒!
拿貝多芬來說吧,他自1800年就發現自己在漸漸耳聾。但他不甘屈服,面對身體的疾病和當代的各種壓迫與侮辱,仍然無比堅強,樂觀。他經歷著希望、熱情、失望和反抗,從中吸取靈感,創作出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悲愴第三章》……那驚心動魄的旋律,處處體現貝多芬不向命運低頭,不甘沉淪的性格,表現其樂觀,堅強的精神。這種命運歷程,是何等的豪壯?連命運之力都怡然不懼,當真為一代偉人!
再說尼采。尼采後世爭論很大。有人認為其是“瘋子”。但不容置疑,尼采也是一個偉人,他一生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等,他同時也是一位兼有深刻思想和浪漫氣質的現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但命運讓尼采在1889年,因為無法忍受不被人理解所造成的長時間的孤獨,在都靈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伕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結局不甚歡樂,但我也不得不敬佩尼采的堅強。如果尼采向命運低頭,向諸多輿論低頭,那他也無法開創西方現代哲學。所幸,尼采扛了下來。甚至宣佈“上帝死了!”這樣轟轟烈烈的反抗命運,這樣驚心動魄地抵制命運的安排,方才是人中豪傑!
還有天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帕格尼尼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卻備受疾病的折磨。46歲時,突然牙床長滿膿瘡。又染上嚴重的眼疾,關節炎、腸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斷向他襲來,後來聲帶也壞了。如此巨大的苦厄,反而把他的信念,意志磨練的如鋼鐵般堅強。獲得了難以想象的成就——他的琴聲遍及意、法、奧、德、英等國。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永不言敗的精神,曾使在病中的老師羅拉跳下病榻,自愧不如。法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魯道爾夫·克魯採爾聽了帕格尼尼的演奏,甚至在日記中寫道:“猶如見到惡魔的幻影”。因此人們也就把帕格尼尼的演奏稱作“惡魔的演奏”。正是在坎坷的命運磨練下,帕格尼尼才站在了音樂的巔峰。
人都有苦難,這便是命運的安排。與其如凡人一樣,隨著茫茫的命運之輪旋,淹沒在人海之中;還不如像這些偉人一樣不屈服於命運,反而從中得到靈感,鍛鍊自身,將命運踩在腳下!這才是我想要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