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說過一句話:“就算中國出了一百個愛迪生苗子,結果是五十個被家庭教育扼殺了,五十個被學校教育扼殺了。”總之,一百個愛迪生被扼殺,都“歸功”於“可愛”的中國教育。
中國家庭教育特點之一:打是親,罵是愛。
中國家庭,大部分父母採用“打是情,罵是愛”的教育法。多少父母天天對孩子苦口婆心嘮叨著,嘮叨得孩子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哎呦我的小祖宗,你怎麼才考得這麼點分啊?班上最高分多少?你考得這麼差,是不是上課沒聽講?你整天在想什麼?我說的話你都有認真聽麼?你看看XX比你強多少?你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啊……”聽見這些話,你是不是有一種想撞牆的衝動?沒錯,這就叫“罵是愛”。那麼脾氣火爆的家長,懶得和孩子解釋,看完試卷,“啪啪”兩個巴掌上去,臉上少不了兩個紅印。
家庭特點之二:寵你沒商量
大部分中國家長,對孩子採用了溺愛的方式。洗碗,媽媽來;穿衣服,媽媽來;背書包,媽媽來……久而久之,孩子沒有獨立的習慣,什麼都依賴父母。
中國學校教育特點之一:作業堆成山
學習為了幹啥?為以後做準備唄!可是,為了以後作準備,為什麼要佈置那麼多作業?作業多得都可以堆成山了。我知道,老師為我們好,可是為什麼您非要給我們一種“壓力山大”?難道只有多寫作業才能提高成績?無奈,我們手中的筆只好不停地寫著,寫著……
中國學校教育特點之二:古板加無趣
先來聽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一位老師在講《灰姑娘》這篇課文。老師問:“有誰能講一下這個故事?”某位同學講完了,老師笑了:“你非常不錯!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灰姑娘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回答:“樸實、善良。”老師問:“還有嗎?”某位同學:“我覺得灰姑娘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對待動物十分友好。”老師用讚歎的目光看著他:“真聰明!那你覺得後母是個怎樣的人?”學生:“陰險、狠毒。”老師點點頭:“除了這些,你還能看見什麼?”某位同學:“其實後母對自己的女兒很好。”老師鼓鼓掌:“你真不錯,多細心的孩子!作者安徒生深刻地刻畫了每個人物的角色,你們以後在寫作中也要這樣哦!不過,你們還能發現什麼問題嗎?”許久,有學生回答:“灰姑娘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會在十二點後消失,而水晶鞋沒有。”老師睜大了眼睛:“孩子,你簡直太棒了!看,不管多偉大的作家都會犯錯誤,對麼?”在中國,一位老師在講《灰姑娘》這一篇課文。“好,把課文讀一遍。”讀完了,老師面無表情地說:“再把生字詞讀一讀。”讀完了,有同學發言:“老師,我發現一個問題,灰姑娘身上所有東西都會在十二點消失,而水晶鞋沒有。”老師很生氣:“你怎麼只對這些感興趣,你要看看文章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這就是美國教育和中國教育的區別。中國的教育,古板而無趣。中國學校往往都忽視了開發孩子的想象力。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很多偉大的人物,想必是敗在中國教育上。啊!可悲的中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