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3 [ 說明文 ]

喲喲,又是一篇言辭激勵的感言對不對?錯!聽好了,接下來我要說的將是我內心最深處的感想,沒有什麼框框架架,只是感想。

父母,亦或者“爸爸”和“媽媽”,多麼令人感動的一種職業呀。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曾經的我也想努力學習,回報社會,回報父母,那也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平凡的想法卻在逐步崩塌,我還是個學生呢,真是諷刺!

作為父母的常病、學生的煩惱,學習成績也經常影響我的生活,以至於尚處童年時期的我早將成績當成了活下去的本錢,給父母看到個好成績,就能得到好的對待、好的食物、好的玩具,現實的殘酷早就粉碎了我對世界美好的念想。

世上是有真情的,親情、友情、愛情,絕不是作家筆下空虛的自我幻想,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有冷涼,那也自然有炎暖咯,但你可曾知道,所謂情,卻是建立在最基本的利益之上的,可以說,從出生開始,人就在為自己的利益作打算了,那便是人性最初最強的自我保護措施—情。

友情,小時候因為無所事事,我們會集結同齡人嬉戲玩耍,但也許連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是在謀利,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或別人以後的成就會怎麼樣,農民?白領?還是老闆,或者富翁呢。只要建立好友情,託託關係就可以省掉很多的麻煩吧?

愛情,生活的殘酷讓我們這些青少年幾欲自殺,如果有最親密的人分擔,那會不會好過一些呢?

親情,怎麼說呢,我最排斥的一種情吧。父母子女之間的愛,其實其間的利益是相對應的,父母老了就沒有賺錢的能力了,即便可以生活卻也得加上“貧苦”這個形容詞,這時候就需要子女的回報了,而子女們尚小時,同樣需要父母的養育才能存活下來。因此呢,當子女們成績不好時,代表的是父母以後生活的貧富,可能父母也沒有想到吧,自己對子女的愛,其實最初的原因是自己的私心。

不想舉些所謂的真實例項,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不需要多餘的解釋。

“唯利是圖”是個貶義詞,卻也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生存方式。

也是這麼回事,當看到父母眼中的“慈愛”“溺愛”,我就從心底裡不可抑止地產生一股厭惡的情緒充斥心頭,情不自禁,卻不想抗拒。看到電視裡演的慈善節目,我知道那是人們在利用“愛”討要名聲和收視率而已,對殘疾人的同情?不不不,那只是其次,不然,也沒有搞節目的必要了吧。

睜亮雙眼,看清世界,如果沒有好好生活的勇氣;如果還沉浸在父母的愛中;如果還是那麼樂觀向上,那麼,去死吧,那只是人生早晚的解脫,電腦經常的宕機,生命該有的悲劇,神犯下的錯誤,罷了……

如果,想好好生活呢?

那就好好生活吧,利用“情”好好地生活下去,我只是個青少年,普通,是我人生最真實的寫照,暫時的。

如果你對生活失望了,別太絕望,因為還有希望。

我要向整個世界證明!!

補充糾錯
下一篇: 恐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