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爭
請問……人生應不應該捨棄那些我們不該擁有的東西呢?
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可你似乎。問得忐忑。
是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自古就有忠,孝難以兩全,有得必有失,這是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啊!
她~一位主持人,進入中央電視臺是她至高的夢想的無上的榮譽。大學畢業後,她被分到江蘇電視臺,在那裡工作了3年後,她拿著自己的節目帶子去了中央電視臺,竟成功被錄用了。然而在中央電視臺,她一年多都沒有出鏡的機會,可她一直堅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一定能上鏡,而且還要挑大樑。
有一天,臺裡領導宣佈了一件事,決定派一個人和上海電視臺的播音員交流。從中央臺到地方臺,大家都不願去。可她竟主動報了名。到了上海臺,她發現,這裡的播音員除了念稿子,還可以做採訪,而且他媽的新聞都是直播的,而當時中央臺還沒有直播呢。她喜出望外,更加積極努力工作,工作能力提高了一大截,當她重返中央電視臺時,她憑藉業務素質上的絕對優勢,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女一號,作為試驗者併成為後繼者的樣板。
她就是李瑞英。多年以後,在談起“外放”地方臺這件事時,她很感慨的說:|“如果你是一個消極的人,光覺得自己是吃虧了,天天抱怨,就不可能學到東西。一件看似不好的事,如果積極面對,就能駕馭它。”
生命是複雜的,而我們的承受力卻是有限的,如果大腦是一個倉庫,那麼她的容量必定有限,當一種東西充斥其中時,另一種東西定然無法進入,比如讀書,若你沉迷於金庸古龍梁許聲的刀光劍影,那麼定然無法專注於複雜的幾何方陣,定然無法用心記住大量英語單詞,那又怎能實現人生的夢想,成就人生的美麗呢?想讀的和該讀的,你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不是每一株苗都能長成參天大樹,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結出豐碩果實,生活要求我們必須學會捨棄,你若向往山居的清靜,就必須捨棄都市的繁華;你若向往奮鬥者的成功,就必須捨棄安逸閒散的生活。
禪奮力的甩掉了舊殼,因而獲得了放聲高歌的自由,壁虎勇敢的掙斷了尾巴,因而在危難之中保全了自己的生命,算盤若填滿自己的空位,變得座無虛席,就將喪失運算功能。
對於那些我們不該擁有的東西,應該捨棄,這樣才能成就人生的美麗。
吳忠中學
高一(9)班
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