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斜陽落在了我逐漸褪去稚氣的臉上,望著那耀眼的陽光,我開始想象著我的未來。成功與否,富貴與否……
也許我並不成功,也許我並不富裕,但我相信,我一定是一個快樂的人,即使我很平凡。
但平凡不代表沒有努力;平凡不代表沒有志氣;平凡不代表沒有追求。
小學時的我成績優異,憑藉這一“優勢”,在班裡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感受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老師的誇讚,父母的自豪,同學的羨慕……我原以為這些就是每一位學子最想得到的,每一位學子都會為此而快樂。但沉浸在這些“光環”下的我並沒有感到快樂,感到的卻是莫大的恐懼。我爭分奪秒的學習,害怕別的同學超過了我,害怕考試考差了父母會責備;害怕答問題答錯了老師會失望;害怕成績下降了同學們會瞧不起……沉浸在這些“光環”下,我感到渾身不自在,我深深感到身心疲憊。現實與心理的包袱壓的我喘不過氣。
就這樣,我扛著種種壓力跨進了初中。初中是一首美妙而婉的歌,因為懂得了,我學會了用心去聆聽。
剛進初中就有一次數學摸底考試。我以為我可以藉此機會大展身手,“殺出一條血路”,讓別人認可我。試卷發下來,我握著那曾帶給我無限榮譽的筆,伏案苦算。可是那一串串奇怪的阿拉伯數字,那一道道悠長的數學算式,那一幅幅繞腦的幾何圖形,那一個個狡猾的動點……我感到空前的無助。望著別人刷刷地寫著,我心急如焚卻無從下筆。一張張滿滿的草稿紙寫下的是差生的失望,一個個空白的答案呈現的是差生的無助,一道道紅叉展現的是差生的可悲……
望著窗外的陽光,還是那麼嬌豔,但有些刺眼。我低下頭。原以為我可以在班中獨佔鰲頭,望著那慘淡的分數,望著那“龍頭寶座”已“名花有主”。我微微嘆了口氣,不禁悵然默唸: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終於,在這個班中,我平凡了,普通了,黯淡了……
我以為我會傷心,甚至還會不爭氣的哭一場,但我沒有,反而有一種釋然的感覺。不是優生,我得到了更多父母的鼓勵與支援;不是優生,我得到了更多老師的教導與關懷;不是優生,我得到了更多同學的認可與接納……不會優生,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淡然與快樂。
平凡的我仍在不斷努力,當我失敗時,我不再獨自一人消受苦果。我有了父母的鼓勵,老師的關懷與同學安慰,我開始淡然微笑面對一切、
平凡,我多了一份超然。選擇平凡,我感受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舒暢情懷。
平凡,我脫下了包袱,選擇平凡,我生長的每一步顯得更加踏實。
平凡一點,收穫不平凡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