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味道好,我們四川泡菜的味道更好。那麼,你知道泡菜怎麼製作嗎?
各種應季的蔬菜,如白菜、甘藍、蘿蔔、辣椒、芹菜、黃瓜、菜豆、萵筍等質地堅硬的根、莖、葉、果,均可作為製作泡菜的原料,不過還需要一些配料,如鹽、薑片、花椒、茴香、黃酒等。配料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口味適當新增,如果喜歡葷味,可加些花椒、大蒜和姜;如果喜辣,可稍加些辣椒;如果愛吃甜食,則可加點糖。
製作四川泡菜必不可少的自然是泡菜壇。在我們四川,人們用的是一種壇口突起、壇口周圍有一圈凹形托盤(即水槽,可盛水)、扣上扣碗可以密封的罈子,它可以使泡菜在缺氧的情況下加速發酵,產生大量乳酸。如果沒有泡菜壇,也可用別的容器代替,但要求容器口大而密封嚴密,不能透氣。
泡菜還需要鹽滷。鹽滷的製法很簡單:將清水燒開,加食鹽(每1千克水加80克鹽),待鹽完全溶解後,放入適量配料,倒入泡菜壇中(以滷水淹到罈子的3/5為宜)。待滷水完全冷卻後,再放入菜塊就行啦。
製作四川泡菜前,要將各種蔬菜的老根、黃葉剝除,洗淨晾於,切成條或塊,然後再入壇醃製。菜要裝滿,儘量少留空隙,以液麵靠近壇口、鹽水淹沒蔬菜為宜。在壇口周圍水槽中注入涼開水,扣上扣碗,放在陰涼處,7一10天后即成。做好的泡菜如食用時不適口味,還可以做些調整:不脆可以加點酒;太酸可以加些鹽;發黴變味,則是壇中熱氣太高,或取用工具不潔所引起,此時應將黴點去掉,加入食鹽和少量白酒,移放陰涼處,每天敞口lo分鐘左右,約3-5天黴味自然消失。如發現泡菜軟爛發臭,說明泡菜已變質,就不能食用了,菜滷也不能再用了。
另外,在初次製作泡菜時,可適當加些醋或糖,以加速發酵,增加乳酸,縮短泡菜製作時間。如用陳湯製作泡菜,2-3天后即可食用。泡菜滷用的次數越多,泡出的菜越是清香鮮美。但每次泡菜時,應視菜的數量,適當補充些鹽、花椒、薑片、白酒。取食泡菜要使用專筷,切不可帶油,避免油與生水進入壇中。泡菜不能長期存放,要隨泡隨吃。壇口水槽要保持清潔,並經常換水注滿。
如果喜歡辣味,可以將泡菜撈出後切成適當大小的丁,加辣椒油、味精拌勻盛在盤中上桌,這就是在四川餐館裡常見的“四川泡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