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時,惜時,老一輩的人總是在勸我們惜時。
俱往矣,孔子站在岸邊望著滔滔水流,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啊,時間正如水流是不會停止它的流動的,直到將人的生命流乾它也不會停止。當年岳飛也說過:“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不要浪費時間,當自己老了,在悲傷也都是浮雲而已了。
古往今來,有多少前輩勸告過我們要珍惜時間。可是,我們真的聽了嗎?
上課時,時間從寧靜中過去;下課時,時間從打鬧中過去;玩電腦時,時間從鍵盤中過去;寫作業時,時間從深思中過去;看書時,時間從一行行文字中過去;哭泣時,時間從一滴滴淚水中過去……時間在不斷的流動著。就從現在,細數一下,自己究竟浪費了多少時間?數不清了是嗎?我想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試想下,如果有一天,當生命瀕臨死亡,死神來到你的面前,你苦苦哀求他再給你一分鐘,你想要用這一分鐘,看看天,看看地,想一想你的朋友和親人,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一朵花,由閉合到開放。雖然想法不錯,可是死神不能答應。因為這一切都留了時間讓你欣賞,你卻沒有像現在這樣去珍惜。死神給你列出了一份生命的賬單,可是當死神還沒有唸完,你邊沿下了最後一口氣。如果你活著時,能節約一分鐘的話,便可聽完這件賬單了。世人總是這樣,不需要死神動手,便會後悔的死了。在文章中有這麼一句話“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死神的賬單早晚有一天會來臨,但是當你的賬單到來的時候,你是怎麼去面對它:是無怨無悔,還是後悔的死去……”我想大家都是想要“無怨無悔”,驕傲地聽完這份賬單吧,因為自己一秒鐘也沒有浪費。
事實終究是不合人意的,即使是死神,也無力幫助你挽留時間。你浪費掉的時間也許會被裝在“箱子”裡,你看不到的“箱子”,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走在回家的路上,便會看到一些陌生人在從你家向外邊搬箱子,你開啟一個箱子一看,裡面是上課時你在打瞌睡的情景。你也許會懇求他們把這些箱子還給你,可是他們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隨箱子一起消失了。
雖然我們不能挽留時間,可是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節約,珍惜時間,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或許會聽完死神的賬單,或許會讓陌生人少搬走幾個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