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節,爸爸媽媽要帶我去看望奶奶,我有點不情願,因為奶奶家在鄉下,因為貧窮,飯不好吃,可是再不情願,看望長輩還是必須的。
中午,到了奶奶家,我只好逗小狗玩,過了一會兒,一聲“飯好了”傳來,想起那難吃的飯菜,我連忙閉上眼,可是一股香味鑽進我的鼻子裡,我把眼睛睜開一條縫,大吃一驚,哇,這麼多好吃的,我難以置信的問:“奶奶,這麼豐盛的午餐,不會是假冒偽劣產品吧!”
奶奶笑著告訴我“因為改革開放,所以自1978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都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變化。過去,我們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年辛辛苦苦在土地裡勞作,可是每年的收入不夠一家人的生活開支,連溫飽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有的孩子要用地瓜乾麵對著地瓜葉做成饅頭來充飢,沒吃的,燒得自然也就沒有。一家人的年收入不到一百元,誰家有能力的種上幾畦小菜去集市上賣,能換油鹽錢,來補貼家用,生活還能過得去。但多數人沒有經濟頭腦每年只是種上兩季,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有的收成不好,常常是衣食沒有著落。”
奶奶又看看門外的田地。說“而改革開放以後,市場放開了,政府組織農民走出去,學習人家的種植經驗,回來自己進行種植。現在農民基本上家家種上了大棚,一年三季收,春季種西紅柿,每畝收入好的上萬元;夏季,種上毛豆每畝收入幾千元左右;秋季,種蒜苗每畝收入8000元左右。過去有菜賣不出去,靠扁擔、獨輪車推上遠地方去賣,早上兩、三點就要起床往集市去趕。現在我們鄉建了一個蔬菜批發市場,全國各地的蔬菜客商都到我們這批發蔬菜。我們還給西紅柿註冊了“大紅花”商標,人們的年收入在五千元以上,家家住上了大平房,樓房,買上了汽油三輪車,有的買上了轎車。原來資訊閉塞,現在可以上網查資訊,一個電話就可以瞭解全國的蔬菜動向,資訊傳送的速度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
今天回老家,我感受到了的,改革的力量。真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