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感情,也應加點理智

2024-02-06 5 [ 說明文 ]

中國人重感情,特別是親情。無論古今還是中外,都流傳著許多關於動人情感的故事。然而,如果對感情過於看重,有時候也會誤事。

《羊城晚報》曾報道,有一青年吸毒,其母可能是不忍心其子受苦,居然為兒子吸毒而四處奔波,結果換來的是兒子毒癮加深,到了無毒不能生活的地步,其母也因過度奔波而倒下。“虎毒不食子”,的確,如此縱容往往就像毒品一樣,會慢慢地把孩子推向危險的境地。孩子就像一株還未開出花的苗,置之於溫室之中,可能它會快速成長,開出美麗而鮮豔的花朵。然而,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這朵花能經得起考驗嗎?反之,把這株幼苗放在深山老林中,可能開出來的花又醜又小,但是它能經得起生活中的種種考驗,能夠坦然地面對生活。較之兩種培養孩子的方法,你會舍取哪一個呢?

對待感情,我們應該把它當作生活中的調味品,當你在失落之中時,感情充當的是一把快樂的傘,而不是冰涼的雨;在義與利之間時,感情充當是一種人格的裝飾,而不是在人格上抹黑點;當集體與個人之間發生了矛盾時,感情應該像一個嬌小的姑娘,柔婉可人,而不是一個野蠻辦事的小夥子,蠻不講理。

如果人人都把感情放在第一位,邱少雲的母親是不是會衝上戰場,潑一把水把邱少雲身上的火熄滅呢?如果感情可以把理智棄之不顧,在抗擊非典這場無硝煙的戰鬥中,醫護人員的親屬是不是會衝進隔離區,把一個個醫生護士拖回家中藏起來呢?答案是否定的。

感情應該是抗擊非典戰場上的人員的動力,而不是負擔。在動手術時,如果醫生在想

“不知道我老孃怎麼樣了”;旁邊的護士也在想“我男朋友不知道現在在幹什麼”;甚至打掃衛生的老婆婆也惦記家中的孫子……你想想,那將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到時候要戰勝的不是非典而是感情了。

所幸,大部分中國人重感情之餘,仍然善用大腦,分得清利與義之間的輕重;仍然善用理智,不會因為獲利而放棄理智,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