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謝橋中心小學六(4)班 江舒舒
指導:黃惠娟
一塊普普通通的磚頭,一個普普通通的製作過程,你知道其中包含著多少奧秘嗎?今天,黃老師就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磚頭的課。
上課伊始,黃老師搬來一個漂亮的盒子。盒子面上:湛藍的夜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周圍撒落著幾顆閃爍的星星,中間有月光)的字樣。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溫馨之感。
黃老師要我們猜猜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有的說是小提琴,有的說是工藝品,有的說是作文書……同學們的猜測真是五花八門。
黃老師開啟盒子,我們都想看個究竟,誰知,裡面的東西被一個紅綢布包裹著。掀開紅綢布一看,令同學們大失所望,原來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磚。
這是一塊橙色的長方體磚,樣子十分醜陋,表面凹凸不平,不是少一塊就是缺一角,根本沒有一點值得誇耀的地方。頓時,我對這塊髒兮兮的磚頭充滿了厭惡感。
老師讓我們掂了掂,這塊磚足有3斤重,又讓我們敲了敲,噹噹作響,可見這塊磚很堅硬。我們又談到了磚的生產過程:先用黃土和水攪拌,再放入模具中塑形做成磚坯,在通風處晾乾後再放入磚窯中燒製,燒製成熟便拿出來冷卻,磚就製成了,便可以使用了。我們聽了若有所悟。一塊普普通通的磚是多麼來之不易呀,它凝聚著窯廠工人的汗水和心血。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本以為,磚只可以造房子,可同學們說出了一大堆用處:鋪地、寫字、練功,甚至還可以雕刻成價值連城的工藝品。頓時,我對這塊磚刮目相看起來,更崇敬制磚的窯廠工人。
透過這堂課,我對磚肅然起敬,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要像磚一樣,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相信,等我們經歷過磨練與考驗後一定能成長為祖國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