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萬里長城的價值

2024-02-06 3 [ 說明文 ]

常言道:“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長城非好漢。”雖然我沒有去過萬里長城,但是到萬里長城看一看,是我的一個美好的夢想,一個美麗而神奇的願望!追溯歷史,因為萬里長城不但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它是最雄偉壯觀的工程,是中國的偉大象徵,也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萬里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修築,同時它也整整伴隨著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而成長。修築一個萬里長城,連續修築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鉅,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

眾所周知,萬里長城主要為了防禦匈奴的侵擾而修築的。那是過去的事情。那麼,現在萬里長城到底有沒有呢?如果有的話,又有多少價值呢?

我認為,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將來,萬里長城仍然有價值。

首先,萬里長城有歷史的價值。萬里長城是一部悠久的古代封建社會最豐富最輝焊的中國文明史篇章,凡舉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在長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鐵馬兵戈、改朝換代、民族戰爭、外來侵略等在長城身上都有所反映。萬里長城作為一座歷史的實物豐碑,將在中華大地上永立不倒。

其次,萬里長城有文化、文學、藝術價值。因為在萬里長城身上所蘊藏的中華民族2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的內涵十分豐富,除了城牆、關城、鎮城、烽火臺等本身的建築佈局、造型、雕飾、繪畫等建築藝術之外,

還有詩詞歌賦、民間文學、戲曲說唱等藝術。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戰士、文人墨客都為長城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篇章。如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等名句,千秋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著。近代還有英國前首相希思在參觀長城時說:“中國的過去與將來都同樣具有魅力。……抵達長城時,我覺得比以往從照片上、刺繡上和繪畫上見到的長城,更為壯觀了。”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丁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最後,萬里長城有教育、旅遊價值。萬里長城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旅遊觀光的勝地,萬里長城以它巍巍的雄姿、堅強的體魄、矯健的步伐,象徵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這種精神激勵我們中華民族永遠前進。旅遊觀光不僅是遊山玩水,而且還兼有強健身體、增加知識、聯絡友誼以及進行經濟貿易等活動的作用。

如今,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彈指一揮間,歲月流逝,白駒過隙,兩千多年過去了,可是萬里長城永不變!它將永遠屹立世界東方,屹立在炎黃子孫的心中!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逆著光的勇氣
下一篇: 請你不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