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有的節日——春節

2024-02-06 2 [ 說明文 ]

春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一到農曆年三十左右,人們就熱鬧起來。有的打掃房屋,有的在門前貼上春聯,還有的在門上掛燈籠。一直從大年三十到二月二,那一家都是熱鬧非凡,遊子大多都回家團聚過年。這種熱鬧趕走了心中的陰霾與不愉快,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春節是很久遠的節日,就像每個中國人腦子裡都烙下了這兩個字。在夏朝就開始盛行了。關於春節的來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在,家家戶戶熱鬧非凡。上午,長輩們帶著孩子走家串戶,拜訪親戚朋友。大家在一起遮著瓜子言語交談。小輩的孩子們都會向長輩磕頭討壓歲錢,老人會笑吟吟的把錢塞進孩子手裡。到了晚上,就更熱鬧起來了。家家燈火通明。孩子們在外面歡快的玩耍著,孩子們在外面放著煙花爆竹,十分熱鬧。晚上,家人在家裡包餃子。

春節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把不愉快的事物趕走。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歷史的選擇
下一篇: 中國2008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