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特龍屬
一種巨大的獸腳亞目動物,巨大的頭腦在短脖子之上,有一條長尾巴和一對退化了的短小前肢。異特龍最突出的特徵,是它眼睛之間對上的一對角。雖然它的前肢與後肢相比較短,但它們肌肉強壯,並且擁有如鷹一般的巨大爪子,因此得以成為捕獵的利器。它的頭骨是由幾個分開的模組組成的,可以互相鑲嵌,從而方便吞嚥大塊的肉。異特龍的骨架和其它獸腳亞目恐龍一般,呈現出類似鳥類的輕巧中空特徵。
在猶他州的克利夫蘭勞埃德採石場有一個著名的化石沉積層。當中蘊含逾塊化石骨骸,大部分屬於異特龍,但也有其他恐龍的遺骸,例如劍龍和角鼻龍。如此大量的動物化石何以會集中在同一處地方,至今仍未清楚知道:一般來說,食肉動物遺蹟和食草動物遺蹟的相比,數量會少得多。像這樣的發現只能用異特龍有群體捕獵的行為來解釋,然而這樣的說法難以證實。
這裡曾有過的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便是1991年的“Big
它是一副各部分相互連線,8米(26英尺)高的未成年異特龍骨骼樣本,有95%完整。其中19塊骨頭有損傷,或是顯示出傳染病的痕跡,這可能就是“Big
Al”的死因。BBC在《與龍同行》系列節目的
Al”傳奇》一集中對它做了介紹
Al”的化石是由洛磯山博物館和懷俄明州立大學地質博物館在懷俄明州的共同發掘的。
在1869年,第一次被發現的異特龍化石被誤認為是一片“馬蹄化石”。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對恐龍有新的瞭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