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拔起於魯中南群山之上。主峰玉皇頂為東經北緯海拔米。泰山風景區橫跨泰安、濟南、歷城、長清之間,北距“泉城”濟南60公里,南去孔子故鄉曲阜70公里,津浦鐵路和104國道從山麓透過,交通十分方便。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累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嵐光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成為我國山水名勝的集大成者。
泰山植被豐富,樹木鬱蔥,水源充足,地勢複雜,為各類動物的覓食、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調查,泰山現有獸類近20種,鳥類150餘種,昆蟲873種,魚類也較多,泰山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泰山以石刻眾多聞名天下,有的為帝王親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泰山現存石刻1696處,分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當代,代代相繼,佳作紛呈,成為登山途中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動,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稱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稱作“禪”。傳說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禪泰山,正史記載秦、漢、唐、宋皆有帝王封禪,明清兩代,改封禪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