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七離婁上·第二十八節

第二十八節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第二十八節譯文
  孟子說:“整個天下都很喜悅地要來歸附自己,把整個天下都很喜悅地歸附自己看成如同草芥一樣的,只有舜是如此。不得到親人的親情,不可以作為一個人;不順從親人,不能成其為兒子。舜竭盡侍奉親人的道理而使父親鼓瞍達到了高興、愉快的心情,鼓瞍得到快樂而使天下人受感化,鼓瞍得到快樂而天下父子間的倫理規範也就確定了,這就叫做大孝。”

註釋
1.鼓瞍:人名,舜的父親。
2.厎:(zhi紙)《書·皋陶謨》:“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爾雅·釋言》:“厎,致也。”《玉篇·厂部》:“厎,致也。”這裡用為致之意。
3.豫:假借為“娛”。《"小雅"白駒》:“爾公爾侯,逸豫無期。”《爾雅》:“豫,樂也。”《莊子·應帝王》:“何問之不豫也?”《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孟子·公孫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荀子·禮論》:“說豫娩澤。”《珠叢》:“心中和悅謂之豫。”《痛史》:“致令皇帝受驚,聖躬不豫,實屬罪大惡極。”這裡用為快樂之意。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