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kūn wú | 注音 | ㄎㄨㄣ ㄨˊ |
首字母 | kw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崑崙、吾妻、昆明、昆蟲、吾皇、崑山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山名。 2.美石名。 3.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劍。 4.古掌管冶鑄之官。 5.夏商之間部落名。己姓。初封於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夏衰,昆吾為夏伯,遷於舊許(今河南省許昌市),後為商湯所滅。 6.指昆吾之君。 7.古丘名。傳說太陽正午所經之處。 8.借指正午。 9.地名。在長安南,靠終南山,漢代屬上林苑的範圍。 |
昆吾,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人物,相傳其為陶器製造業的發明者,據《左氏》昭公十二年記載:楚靈王說“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許國該在今河南的許昌縣。而哀公十七年,又說衛國有昆吾之觀,衛國這時候,在今河南的濮陽縣,則昆吾似自河北遷於河南。《史記·殷本紀》說:“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左氏》昭公四年“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韓非子·十過篇》亦有這話,仍作娀,則有娀,即有仍。鳴條為舜卒處,已見上章。合觀諸說,商朝似乎興於今魯、豫之間,湯先乎定了河南的北境,然後向南攻桀,桀敗後是反向東南逃走的。
圖片參考資料
昆吾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kūn wú,意思是指貴重之石;借指正午;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