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苦櫧 苦櫧的意思 苦櫧怎麼讀
“苦櫧”詞語拼音為:kǔ zhū,注音:ㄎㄨˇ ㄓㄨ,首字母:kz,“苦櫧”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苦參、苦楝、苦楝子、苦楝木、苦楝核、苦楝仁、苦楝仁油,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果實扁圓形。木材緻密堅韌,是建築﹑製造機械和製造體操用具的良好材料。
拼音 kǔ zhū 注音 ㄎㄨˇ ㄓㄨ
首字母 kz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苦參、苦楝、苦楝子、苦楝木、苦楝核、苦楝仁、苦楝仁油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果實扁圓形。木材緻密堅韌,是建築﹑製造機械和製造體操用具的良好材料。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苦中作樂
下一個詞語: 苦竹
苦櫧”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苦櫧〔學名: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Schott.〕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山毛櫸目,殼鬥科,錐屬喬木,高稀達15米,胸可達50厘米,樹皮淺縱裂,枝、葉二列均無毛。通常一側略短且偏斜,葉片革質,花序軸無毛,雄穗狀花序通常單穗腋生,殼鬥有堅果偶有2-3個,近圓球形,頂部短尖,果臍位於堅果的底部,4-5月開花,10-11月開始結果成熟。

分佈中國長江五嶺以北各地,喜溫暖、溼潤氣候,喜光,也能耐陰;喜深厚、溼潤土壤,也耐乾旱、瘠薄。生於密林中,常與杉、樟混生,村邊、路旁有栽培。該種為常綠喬木,樹冠濃密,圓球形,觀賞價值很高,抗CO 等有毒氣體,可用於園林綠化。苦櫧樹葉為厚革質,兼有防風、避火作用,鮮葉可耐425℃的著火溫度,還是很好的防火樹種之一。苦櫧果實的外表與板栗類似,種仁富含澱粉,浸水脫澀後可製成苦櫧粉,進一步加工可製成苦櫧豆腐、苦櫧粉絲、苦櫧粉皮、苦櫧糕,是防暑降溫的佳品。苦櫧木材淺黃色或黃白色。結構緻密、紋理直,富有彈性,耐溼抗腐,是建築、橋樑、傢俱、運動器材、農具及機械等的上等用材。同時,苦櫧的枝丫為優良的食用菌培養材料。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