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é rèn | 注音 | ㄗㄜˊ ㄖㄣˋ |
首字母 | zr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義務、使命、職責、任務、擔當、責守、責備、責任心、責任感 | ||
反義詞 | 自由、放任、無責、無拘無束 | ||
基本解釋 | ①分內應做的事教育下一代是父母與教師的共同責任。②沒做好分內事而應承擔的過失先別追究責任,救人要緊。 |
對責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為兩個意義。一是指社會道德上,個體份內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責任意識,是“想幹事”; 責任能力,是“能幹事”; 責任行為,是“真幹事”; 責任制度,是“可幹事”; 責任成果,是“幹成事”。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
責任是一種職責和任務。身處社會的個體成員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條文,帶有強制性。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出現而出現,有社會就有責任。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責任產生於社會關係中的相互承諾。在社會的舞臺上,每種角色往往意味著一種責任。當我們在承擔一項責任的時候,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也意味著獲得回報的權利。
社會在發展,責任內涵也在不斷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賦予責任日益豐富的時代內容。負責任的大國,負責任的政府,負責任的公民——中國以更加鮮明的形象呈現在世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