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iē yùn | 注音 | ㄑㄧㄝ ㄩㄣˋ |
首字母 | qy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押韻、對韻、和韻、和聲、和諧、協調、融洽、協作、一致、和睦 | ||
反義詞 | 不押韻、不和韻、不和聲、不和諧、不協調、不融洽、不協作、不一致、不和睦 | ||
基本解釋 | 1.猶反切。 2.為韻書名。依反切發聲以分音,收聲以分韻,故曰切韻。隋陸法言等撰,對後世影響很大。現存殘本,為研究中古漢語語音重要資料。 |
隋代陸法言著。書成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共5卷,收1.15萬字。分193韻: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唐代初年被定為官韻。增訂本甚多。《切韻》原書已失傳,其所反映的語音系統因《廣韻》等增訂本而得以完整地流傳下來。現存最完整的增訂本有兩個,一為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為北宋陳彭年等編的《大宋重修廣韻》。《切韻》原本已佚,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有敦煌唐寫本切韻殘卷三種,是目前所存最古的、與陸法言編撰《切韻》最相近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