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chí
1、遲緩;亦作“疎遲”。
《藝文類聚》卷十八引 漢 阮瑀 詩:“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疎遲。”
2、引申為懶散遲鈍。
《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僕書生疏遲,忝所不堪;喜鄰威德,樂自傾盡。”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安困潔志,操清冰霜,而疏遲迂闊,不達事要。”
3、遷延。
《北史·毛脩之傳》:“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 ,一攻陳倉 ,疏遲失會,摧衄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