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íng lì | 注音 | ㄇㄧㄥˊ ㄌㄧˋ |
首字母 | m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名副其實、名符其實、名副其名、名正言順、名副其實、名正言順、名副其實、名符其實、名正言順 | ||
反義詞 | 不名一文、名不副實、名存實亡、名不副實、名不副實、名存實亡、名不副實、名不副實、名存實亡 | ||
基本解釋 | 1.著述的體例。 2.舊時律書的首篇,猶今之總則,包括刑名與體例。 |
名例是中國封建法律篇名,相當於近現代刑法的總則。源於李悝《法經》中的具法。秦改稱具律,三國魏律又改為刑名律,置篇酋。晉律分刑名和法例,北齊又將二者合成名例一篇,為後代相沿。《唐律疏議》曰:“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體例。名訓為命,例訓為比,命諸篇之刑名,比諸篇之法例。但名因罪立,事由犯生,命名即刑應,比例即事表,故以名例為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