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áng tuó | 注音 | ㄋㄤˊ ㄊㄨㄛˊ |
首字母 | n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包袱、行囊、背囊、揹包、行李、負重物 | ||
反義詞 | 輕便、空手 | ||
基本解釋 | 1.袋子。 2.借指糧倉﹑糧庫。 3.囊括;聚集。 4.指行李財物。 5.窩藏,包庇。亦以喻庇護所。 6.猶勾結。 |
用於貯物。《詩·大雅·公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鄭玄箋:“乃裹糧食於囊橐之中。”《左傳·宣公二年》:“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漢書·韓信傳》:“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盛沙以壅水上流,引兵半度,擊龍且。”《新唐書·李賀傳》:“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