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ǒu héng | 注音 | ㄕㄡˇ ㄏㄥˊ |
首字母 | sh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不變、保持不變、持恆、恆定、恆等 | ||
反義詞 | 變化、變動、變異、變遷 | ||
基本解釋 | 皮亞傑提出的心理學名詞。物體從一種形態轉變為另一種形態時,仍能認識物體的某些特徵(如數、量、體積、重量等)是不變的。如一個泥球無論把它捏成薄餅狀還是搓成香腸形,它的泥量不變。皮亞傑認為兒童從六七歲起逐步獲得守恆概念。 |
守恆是指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不再受事物的空間特點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而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特質進行抽象概括。也就是兒童的認知能力不再因為事物的非本質特徵(如形狀、方向、位置等)的改變而改變,能夠達到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把握本質的不變性。
兒童時期認知結構發生了質的改變,形成了新的思維結構,其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掌握守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