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齏畫粥
duàn jī huà zhōu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斷齏畫粥”的成語拼音為:duàn jī huà zhōu,注音:ㄉㄨㄢˋ ㄐㄧ ㄏㄨㄚˋ ㄓㄡ,詞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釋文瑩《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基本解釋:斷:切斷;齏:醬菜或醃菜之類。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例句:唐代白居易的《憫農》詩中有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描述了農民辛勤勞動的艱辛。這句成語意指勉力維持生計,生活艱辛,用來比喻境況貧困,生活困頓。
拼音 |
duàn jī huà zhōu |
注音 |
ㄉㄨㄢˋ ㄐㄧ ㄏㄨㄚˋ ㄓㄡ |
詞性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斷:切斷;齏:醬菜或醃菜之類。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 |
出處 |
宋·釋文瑩《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 |
例句 |
唐代白居易的《憫農》詩中有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描述了農民辛勤勞動的艱辛。這句成語意指勉力維持生計,生活艱辛,用來比喻境況貧困,生活困頓。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