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長補短
duàn chāng bǔ duǎn
cut off the long and compensate the short
“斷長補短”的成語拼音為:duàn chāng bǔ duǎn,注音:ㄉㄨㄢˋ ㄔㄤˊ ㄅㄨˇ ㄉㄨㄢˇ,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學習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王制》:“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基本解釋: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例句:唐代·韓愈《師說》:“其或窮乎?——未可斷也。其或塞乎?——未可長也。雖予之不盡如人之,吾將以告師。”
拼音 |
duàn chāng bǔ duǎn |
注音 |
ㄉㄨㄢˋ ㄔㄤˊ ㄅㄨˇ ㄉㄨㄢˇ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於學習等 |
英文 |
cut off the long and compensate the shor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
出處 |
《禮記·王制》:“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
例句 |
唐代·韓愈《師說》:“其或窮乎?——未可斷也。其或塞乎?——未可長也。雖予之不盡如人之,吾將以告師。”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