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登高望遠

dēng gāo wàng yuǎn
ascend a height and enjoy a distant view
“登高望遠”的成語拼音為:dēng gāo wàng yuǎn,注音:ㄉㄥ ㄍㄠ ㄨㄤˋ ㄩㄢˇ,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思想,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基本解釋: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例句:唐代杜甫的詩《登高》中有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功行賞不從衡,一高一下各異端。知君登高望遠眼,應有顧念千萬重。”這裡的“登高望遠”意味著遠大的抱負和廣闊的眼界。
拼音 dēng gāo wàng yuǎn
注音 ㄉㄥ ㄍㄠ ㄨㄤˋ ㄩㄢˇ
詞性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思想
英文 ascend a height and enjoy a distant view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 《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例句 唐代杜甫的詩《登高》中有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功行賞不從衡,一高一下各異端。知君登高望遠眼,應有顧念千萬重。”這裡的“登高望遠”意味著遠大的抱負和廣闊的眼界。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登高去梯
下一個成語: 登高一呼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遠見卓識有遠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見解。
  • 遠不間親間:離間。關係疏遠者不參與關係親近者的事。
  • 遠愁近慮既發愁未來的命運,又憂慮眼前的處境。形容過多的憂慮。
  • 遠垂不朽永垂不朽。
  • 遠懷近集指遠近的人都來歸附。
  • 遠交近攻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時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資策略。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 遠來和尚好看經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 遠慮深謀指計劃周密,考慮深遠。
  • 遠謀深算猶言深謀遠慮。
  • 遠年近日過去至現在;長期以來。同“遠年近歲”。
  • 遠年近歲過去至現在;長期以來。
  • 遠親不如近鄰指遇有急難,遠道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幫助。
  • 遠親近鄰泛指遠近的親戚朋友。
  • 遠求騏驥騏驥:良馬。到遠方去尋求良馬。比喻各處訪求人材。
  • 遠山芙蓉遠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山一樣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臉色像芙蓉花一樣美麗。比喻女子貌美。
  • 遠涉重洋重洋:遼闊無邊的海洋。遠遠地渡過海洋。
  • 遠水不解近渴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 遠水不救近火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火。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 遠水解不了近渴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 遠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 遠溯博索指廣泛地推尋考索。
  •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形容尋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 遠至邇安遠方來歸附,近民安居樂業。形容政治清明,國家大治。
  • 遠矚高瞻猶言高瞻遠矚。
  • 遠走高飛指象野獸遠遠跑掉,象鳥兒遠遠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登木求魚登:攀;木:樹。爬到樹上找魚。比喻方向、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 登峰造極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 登鋒履刃踩踏刀劍的鋒刃。比喻衝鋒陷陣在最前頭。
  • 登鋒陷陣衝鋒陷陣。形容作戰英勇。
  • 登高必賦古代指大夫必須具備的九種才能之一。指登高見廣,能賦詩述其感受。
  • 登高履危比喻誠惶誠恐。
  • 登高能賦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
  • 登高去梯攀登到高處後把梯子拿掉。表示已無退路。
  • 登高望遠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 登高一呼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
  • 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進行有一定的順序。
  • 登界遊方登上天界,遊歷四方。指周遊世界。
  • 登山臨水形容旅途遙遠。也指遊山玩水。
  • 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 登山小魯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眼光遠大。
  • 登山越嶺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 登山陟嶺陟:蹈、踏。即翻山越嶺。形容旅途艱辛勞累。
  • 登臺拜將指任命將帥或委以重任。同“登壇拜將”。
  • 登壇拜將比喻指任命將帥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腦人物。
  • 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