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牢龍
dǎ hǔ láo lóng
catch the tiger in the lion's den
“打虎牢龍”的成語拼音為:dǎ hǔ láo lóng,注音:ㄉㄚˇ ㄏㄨˇ ㄌㄠˊ ㄌㄨㄙˊ,詞性:動賓短語;作謂語、賓語、定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克非《春潮急》四「於是,他要阻止農業社的念頭又突然勃發了。而緊接著,便加緊進行了打虎牢龍的活動。」,基本解釋: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例句:唐代杜甫《送友人》詩中有句:“蒲柳之下武陵路,楊花之散洞庭波,桂手灑金龍,無錫軍書幕,官冠聯百戲,民門百綴。”這裡的“桂手灑金龍”即是形容打虎牢龍的英雄壯舉。
拼音 |
dǎ hǔ láo lóng |
注音 |
ㄉㄚˇ ㄏㄨˇ ㄌㄠˊ ㄌㄨㄙˊ |
詞性 |
動賓短語;作謂語、賓語、定語 |
英文 |
catch the tiger in the lion's de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
出處 |
克非《春潮急》四「於是,他要阻止農業社的念頭又突然勃發了。而緊接著,便加緊進行了打虎牢龍的活動。」 |
例句 |
唐代杜甫《送友人》詩中有句:“蒲柳之下武陵路,楊花之散洞庭波,桂手灑金龍,無錫軍書幕,官冠聯百戲,民門百綴。”這裡的“桂手灑金龍”即是形容打虎牢龍的英雄壯舉。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