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蛇飛動
lóng shé fēi dòng
swift movement of calligraphy
“龍蛇飛動”的成語拼音為:lóng shé fēi dòng,注音:ㄌㄨㄥˊ ㄕㄜˊ ㄈㄟ ㄉㄨㄥˋ,詞性:主謂式;作賓語;形容書法氣勢奔放,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基本解釋:彷彿龍飛騰,蛇遊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例句:道士捲起袍口,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在照壁上~,揮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七回
拼音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注音 |
ㄌㄨㄥˊ ㄕㄜˊ ㄈㄟ ㄉㄨㄥˋ |
詞性 |
主謂式;作賓語;形容書法氣勢奔放 |
英文 |
swift movement of calligraphy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彷彿龍飛騰,蛇遊動。形容書法氣勢奔放,筆力勁健。 |
出處 |
宋·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
例句 |
道士捲起袍口,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在照壁上~,揮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七回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