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虎蹴
lóng téng hǔ cù
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龍騰虎蹴”的成語拼音為:lóng téng hǔ cù,注音:ㄌㄨㄥˊ ㄊㄥˊ ㄏㄨˇ ㄘㄨˋ,詞性:作定語、狀語;用於比喻句,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魏源《聖武記》第一卷:“與一弟三侍衛棄軍先進,渡河衝陣,龍騰虎蹴,以四人敗敵八百。”,基本解釋:比喻勇猛衝擊,勢不可當。,例句:古人常用“龍騰虎蹴”來形容英勇有力的形象。比如,明代楊繼盛在《滕王閣序》中寫道:“眾鳥翽翽,飛走有益。”描述了滕王閣前龍騰虎蹴的景象。
拼音 |
lóng téng hǔ cù |
注音 |
ㄌㄨㄥˊ ㄊㄥˊ ㄏㄨˇ ㄘㄨˋ |
詞性 |
作定語、狀語;用於比喻句 |
英文 |
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勇猛衝擊,勢不可當。 |
出處 |
清·魏源《聖武記》第一卷:“與一弟三侍衛棄軍先進,渡河衝陣,龍騰虎蹴,以四人敗敵八百。” |
例句 |
古人常用“龍騰虎蹴”來形容英勇有力的形象。比如,明代楊繼盛在《滕王閣序》中寫道:“眾鳥翽翽,飛走有益。”描述了滕王閣前龍騰虎蹴的景象。 |
補充糾錯